起名方法:从婴儿特征获得灵感

2024-05-15 09:55:10  编辑:万年时历网  

从婴儿特征获得灵感

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使企盼已久的父母和亲人获得了添丁进口之喜,使他们从此有了作为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外公、外婆等的义务和责任。有些年轻父母由于事先没有给孩子准备好合适的名字,事到临头却突然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去给这小生命起名。其实,如果说在孩子出生以前作为父母的因毫无头绪而无法给孩子起名的话,那么在孩子出生以后,见到了实实在在的孩子,起名的灵感应该最容易调动起来。其中,利用孩子的特征起名便是一种好方法。

起名方法:从婴儿特征获得灵感

事实上,在我国古代,民间一直就有利用婴儿特征起名的习惯。如在商周之际,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生下来的时候,手中的纹理有点像是“虞”字,后来便被起名为“虞”。春秋时期,鲁国有位名“友”的公子,名字的来源也是因为刚生下时手心的纹理像“友”字。此外,春秋时有位生下来肩膀上长有一块黑色胎记的人,后来便被起名为“黑肩”。另外,在卫国,有位公子生来黑背;在楚国,有位公子生来黑腿,二人后来都分别以“黑背”、“黑肱(肱即大腿)”为名。更有甚者,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儿子晋成公,出生的时候因屁股上长了颗黑痣,就干脆被以“黑臀”起名。

上述这些名字,有的源于婴儿的手纹,有的源于婴儿的胎记,可见在古人眼里,婴儿出生时的特征是完全可以入名的。又如,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名丘,这一名字也是根据他生下来时的头形而起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母亲颜氏曾专程到曲阜郊外的尼丘山去祈求上苍赐给她一个男孩,十月怀胎后果然生下了他。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头形不像别的婴儿那样圆圆的,而是尖尖的像个小山包。由于有这一突出特征,加上他母亲曾在尼丘山祷告过,于是便为他起名“丘”。

古代像孔子一样名字来源于头形,是古人以婴儿特征起名的又一种情况。此外,古代还有一些根据皮肤颜色起名的例子。如孔子弟子曾点,生来皮肤白嫩但有斑点,父母在为他起名时,不仅因为他有斑点而为他起名“点”,而且还根据他皮肤白嫩的特征为他取字“皙”。南朝初年,一位姓刘的官员生下来就皮肤黝黑,并且深眼窝、高鼻梁,模样像匈奴(胡)人,于是便被起名为“黝胡”(意思是黝黑的胡人)。这一名字,同样反映了他生下来时的突出特征。

用出生时的特征为孩子起名,不仅过去有,今天也不少见。如在浙江南部一带,曾流传着一种根据孩子重量起名的风俗。这种风俗是当孩子生下来以后,父母要把孩子用秤称一称,然后再根据孩子的


黄历查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